关于印发《宿州市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及阳光大棚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宿州市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及阳光大棚管理办法》的通知
残联字〔2017〕97号
各县、区残联:
现将《宿州市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及阳光大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7年12月14日
宿州市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及
阳光大棚管理办法
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帮扶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脱贫增收,充分发挥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的引导、培训、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2〕54号)和《安徽省残疾人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皖残联〔2015〕84号)、《安徽省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及阳光大棚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残联〔2017〕87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目标任务
全市每年扶持不少于5个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和70个阳光大棚。
二、申报条件和标准
(一)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项目
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申报单位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福利企业不在申报范围。申报单位应有产业优势、有技术支撑、有经济效益、有示范作用,扶残助残成效显著。
1.优先考虑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或手工业、家庭副业。
2.基地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良好,具有可持续扶贫开发作用。经基地辐射带动的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脱贫标准。
3.基地与当地残联签订创建协议,基地无障碍设施齐全,生产经营项目和发展模式切合当地产业特色,适合残疾人就业和从业。
4.种植业和养殖业基地应达到一定规模。其中,种植业基地现有规模应不少于20亩种植耕地或15个种植大棚;养殖业基地现有规模应不少于20亩渔业水域、或8000只禽类、或150头畜类。
5.基地安排残疾人就业在8人以上(其中当年新增安排不少于4人),或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16户以上(其中当年新增带动不少于8户),且3年内每年按不低于30%递增。
6.基地应与所扶持残疾人签订规范的扶持协议和劳动合同,内容真实有效,期限不少于一年,为农村户籍重度残疾人职工购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7.基地应具备为残疾职工或辐射带动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实习和产、供、销等一条龙服务基础。经基地培训的残疾人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
8.基地现有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效果显著,被扶持人、户脱贫率达到85%以上。
9.基地现有安置、辐射带动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档案真实,管理制度完善。
10.基地新增扶持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年收入超过1万元。
(二)阳光大棚等助残设施农业项目
1.种植业、养殖业等设施农业。
2.种植大棚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养殖场、池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
3.一处“阳光大棚”扶持一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脱贫。
(三)省级就业扶贫基地及阳光大棚申报条件和标准按照《安徽省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及阳光大棚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残联〔2017〕87号)文件执行。
三、申报审批
(一)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和基地,由残疾人本人或基地提出申请,县级残联审核后报市残联,市残联对各县(区)残联上报材料复审并实地查验通过后,经市残联党组研究审批。
(二)各县(区)要依据省级下达的指导任务数,于每年6月20日前将“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和“阳光大棚”项目扶持对象花名册报送至市残联教就科(行政审批服务科)汇总后统一上报省残联基金教育就业处。
(三)补贴标准:省级基地每个每年补贴10万,市级基地每个每年补贴5万。
(四)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补贴标准。
四、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切实拿出具体措施,对符合条件的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加以扶持,进一步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对照条件标准,认真进行审核,适时进行检查评估,确保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报道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创建的典型经验做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贫困残疾人、支持扶贫基地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监督与检查
市残联每年对各基地实地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重点检查基地实际就业残疾人数、工资发放情况、基地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和标准、补贴资金是否下拨到位等相关问题,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主动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监督。市残联将会同市财政等相关部门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实行全程监控、跟踪督查,对使用不当的单位予以通报。
各地要建立健全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使用规范合理,切实提高使用绩效。
附件:1.“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汇总表
2.“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残疾人和辐射带动残疾人花名册
3.“阳光大棚”设施农业项目扶持对象花名册
附件1
“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汇总表
填表单位: 残联(盖章) (共 个 ) 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基地(单位)名称 |
职工总数 |
残疾人职工数 |
辐射带动残疾人数 |
基地项目 |
规模 |
负责人姓名 |
联系电话 |
地址(县、乡、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残疾人和辐射带动残疾人花名册
基地名称(盖章): (共 人) 残联(盖章)
序号 |
基地就业 残疾人姓名 |
性别 |
残疾证号码 |
文 化 程 度 |
月工资收入(元) |
联系电话 |
住址(县、镇、村) |
基地为就业残疾人 购买的保险名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辐射带动 残疾人姓名 |
性别 |
残疾证号码 |
文 化 程 度 |
年收入(元) |
联系电话 |
住址(县、镇、村) |
辐射带动残疾人 实施的项目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阳光大棚”设施农业项目扶持对象花名册
填表单位: 残联(盖章) (共 人 ) 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被扶持 残疾人姓名 |
性别 |
残疾证 号 码 |
文 化 程 度 |
扶持项目及规模 |
联系电话 |
住址(县、乡、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