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父母的工作环境与职责担当,2025 年 8 月 20 日,区残联关工委、工会精心组织了 “金秋第一课” 主题活动,本单位职工携子女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走进埇桥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中心,直观领略父母的工作场景。该中心是集宣传教育、体验互动、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以 “共享阳光・共铸美好” 为核心主题,内部设施完善、功能丰富。在这里,不仅有系统展示残疾预防知识的科普展区,通过图文、视频、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残疾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帮扶政策;还设有多个传统文化体验区,涵盖兰花印染、乐石砚雕、戏剧盔头制作、埇桥剪纸、葫芦烙画等多项非遗技艺。这些区域既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也通过技艺背后的故事,弘扬了社会助残精神,传递出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
手工老师们特意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脸谱制作体验套装。孩子们专注创作,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彩色脸谱在手中逐渐成型。尽管线条或许不够流畅,色彩未必均匀,但每一张脸谱都凝聚着大家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也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随后,大家共同观看了抗战红色视频。影片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壮阔历程,那一幕幕英勇无畏的场景、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深深震撼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引导他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将爱国情怀悄然植入心间。
区残联关工委主任接雪梅同志表示,此次 “金秋第一课” 活动,既深化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亲情教育,又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父母工作的意义,更在非遗脸谱制作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多元认知的窗口,让他们在了解父母工作价值的同时,也对社会、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未来,区残联关工委将继续探索更多新颖有效的教育形式,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持续传承,也让亲情在共同参与中更加浓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正能量。
(区残联 王青)